科技巨头竞相砸钱中国高校,中国科技创新崛起,让谁坐立难安?

Cloudyssy

|2025-3-28|最后更新: 2025-4-2|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小米雷军和苹果库克,同一时间在中国的学校开启砸钱模式,这是巧合吗?
雷军3月22号刚接待完三星会长李在镕和高通总裁,24号就回武大发奖学金,100万给十个学生,平均每人十万块,这十名学生里,有7位出自理工科专业。26号,他又回母校湖北仙桃中学,捐5000万建图书馆。
同一天,苹果库克来到浙大,宣布捐赠3000万,设立Apple移动应用孵化基金,3000万什么水平?过去十年,苹果一共给浙大捐过5000万人民币,库克来的这一趟,一下就比过去十年捐的一半还多。
巨头争相砸钱背后是何玄机?

01

3月22日的北京,和往常一样平静。
但在亦庄的某片工业园区,这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。
有着“韩国第一财阀”之称的三星会长李在镕正在小米工厂参观。
这是他发表“生死宣言”后的第一次海外活动,也是被宣告无罪以后的首次出访。
目的地不是硅谷,也不是东京,而是北京。
作为李健熙唯一的儿子,从小就被当做接班人培养的李在镕,行事低调,谨言慎行。
他喜欢独自出行,极少接受采访,与媒体保持距离。
在少数被拍到的镜头里,李在镕的形象都是高冷、不苟言笑。
正是这样一位太子爷,在参观小米工厂时,一反常态,全程脸上都挂着委婉的微笑。
和雷军合照时,更是笑得谦卑、和蔼。
要知道,十年前,只是为了见上这一面,雷军都是碰了满鼻子灰。
2015年,小米公司成立的第五年。
如果按雷军所说,小米前五年是“浑身开挂,大家一路唱着歌曲,一边吃着火锅”的创业状态。
那么2015年的小米将迎来“至暗时刻”,给了雷军当头一棒的,正是李在镕的三星。
当时,小米5发布在即。三星半导体中国区一位高层带着团队,和小米供应链团队洽谈。
讲PPT的过程中,双方因为态度问题爆发激烈冲突,互拍桌子,三星的高层直接愤而离席。
矛盾的导火索不是什么大事,但三星的愤怒,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。
这位三星高层,走出办公室,在怒火中将事件全部过程写成了电子邮件,发到了三星总部所有高管的电子邮箱。
最终,三星决定停止向小米供应本就稀缺的AMOLED屏幕。
一下就把小米逼到了绝路。
供应链被切断,刚刚进入全球前五的小米,面临“无机可卖”的尴尬境地。
那年双十一,小米格外艰难。就像上了战场的士兵,缺少子弹。
小米5延期严重,手中无牌,只能拿红米来凑数,靠打折来冲销量。
当晚,负责双十一督战的是一位小米女高管,她直接在现场哭了出来。
因为这一仗,实在是打得太过惨烈。
在行业内部,三星是公认的不好惹,“很强势,通常是想治谁就治谁。”
这种蛮横作风并非没有底气。
当时三星垄断了全球99%的AMOLED产能。
三星断供,小米在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替代品。
生死命脉掌握在他人手中,要活下去,雷军必须挽回这个供应链霸主。
几番周折,雷军才求得和三星高层见面的机会。
连夜飞往深圳“灭火”,赔罪的饭局上,雷军喝了五瓶红酒,多次道歉,“是我们做得不对”。
这还没完,雷军还多次飞往韩国总部亲自致歉,希望三星恢复供应屏幕。
就这样,经过了漫长的、黑暗的几个月,三星才勉强同意继续对小米供货。但是还得往后稍稍、等上两年——因为那两年的订单已经排满了。
并且,三星提出的附加条件极其苛刻,几乎触及小米的利润红线。
供应链霸主地位可见一斑。
只是此时的李在镕,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,这会儿掌握着他人命脉的三星,十年后,自己走到了生死一线。
同样在2015年,小米渡劫的时候,杭州西湖迎来了一位“贵客”。
这年,苹果零售店杭州西湖店正式开业,面积达三千平方米。取代王府井成为当时亚洲最大苹果店。
开业没多久,就有一位“不速之客”到访。
这个人身穿深蓝色衬衫,浅色裤子,眼睛一直往店里张望。
正是苹果公司的CEO蒂姆·库克。
由于一切发生得太突然,苹果店内的店员和顾客一下子“懵”了。
反应过来后,很多人围着拍照合影、求签名,库克也是有求必应。
这是库克第六次来到中国,第一次来杭州。此前他的行程大多都在北京。
没有在苹果店停留太久,首次杭州之行,库克来去匆匆。
当天晚上, 他更新了新浪微博,发了一张在西湖店内和顾客的合影,感叹道,“美丽的城市,美妙的零售店!”
当时,库克新开的新浪个人微博的主页图,就是杭州西湖苹果专卖店开业时的照片。
此时的杭州,在库克的印象里,还只是一座拥有苹果亚洲最大零售店的美丽城市。

02

命运的齿轮转到十年后,2025年。
小米和三星在生死轮盘上的角色,已经变化。
李在镕发表“生死宣言”:三星到了“生死关头”,高管应“背水一战”。
无论是LED业务、手机业务、还是半导体业务,三星都面临市场份额下滑。
高科技企业,一旦进入下滑区间,雪崩的速度通常快得超乎想象。
虽然三星仍是行业头部,但这种地位还能保持多久,谁都说不准。
李在镕最担心的,就是三星开始走下坡路。
三星丢掉的市场份额,去了哪里?
就拿小米曾经被三星“卡脖子”的屏幕来看。
经历2015年的至暗时刻,小米大力扶持国产屏幕厂商。
TCL华星、京东方等本土企业成为核心供应商,三星份额跌到了5.3%。
小米的发展,只是一个缩影。
放眼全球,十年间,中国OLED产业迅速崛起。
2024年全球出货量中,中国占比58.9%,超越韩国。
现在,主流国产品牌柔性OLED智能机屏幕的国产化率达到98.2%
要知道,十年前,三星炙手可热的那块屏幕,国产替代率几乎为零
十年时间,“雷军们”再也不用担心被三星断供了。
而当李在镕站在小米汽车工厂前,或许才真正意识到,这更是小米十年技术革命的集大成者。
此时的小米,已经不仅是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客户,更是三星汽车零部件的重要客户。
当三星的技术有了国产替代,小米以及整个中国市场对于三星来说,依然无可取代,甚至越来越重要。
无独有偶,这两天,苹果CEO库克,也正在中国东奔西走。
不同于十年前的浮光掠影、匆匆路过。
凭借DeepSeek和“六小龙”出圈的杭州,成了库克此次中国行的重头戏。
十年后,库克坐在西子湖畔的小舟,和科技博主何同学一起品龙井。
当何同学说起“雾西湖不如你来西湖”的土味情话,库克笑得脸都红了。
但当何同学问他,这次来杭州,和十年前有什么不同?
库克收起笑意,表情严肃,回答的是:
“这座城市的创新脉搏跳动得,比以往更加强劲了。”
湖畔品茗,只是库克杭州行的一小部分。
这位苹果CEO,这次在杭州的行程极满。
不仅和多为科技圈博主互动,库克还跑到了浙大,向浙江大学捐赠3000万元人民币,支持教育编程。
库克还表示,未来,苹果还将与浙大共同设立Apple移动应用孵化基金。
和十年前相比,今天的杭州在库克心中,分量显然是不同的。
库克提到的“创新”,正是他态度转变的关键。
十年时间,当杭州在新一轮AI技术浪潮中崛起的时候,苹果的处境越发窘迫。
这位昔日的行业“领头羊”,成为了被动的跟随者。
从启动AI战略开始,苹果就不停传出“碰壁”的消息。
中国市场的“汉化版AI”更是一波三折,到今天都没能落地。
在华销量滑坡,市场反应冷淡,苹果也“跌落神坛”,史无前例地“自降身价”推优惠。
降价是治标不治本,拿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,苹果的未来大概率还是凶多吉少。
消费市场“不进则退”的残酷铁律,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玩家。
长江后浪推前浪,市场留给退步者的耐心,更是少之又少。
想一想,当年的霸主诺基亚,被苹果拍“死”在沙滩上,也就不到十年。

03

1997年,克里斯坦森在《创新者的窘境》中提出了两个概念:
维持性技术创新,颠覆性技术创新。
维持性技术创新,就像在旧房子上重新粉刷墙壁、更换灯具,让它更漂亮、更舒适。
颠覆性技术创新,则是发明了会飞的房子,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它的概念和使用方式。
克里斯坦森指出,大公司因为已有的技术优势,反而容易错失革命性的创新,走向衰败。
如果之前公司的商业模式太好了,看不到竞争对手。十年间,CEO这个位置,只要大脑正常就能坐稳。那当变化猛然到来时,就会很被动、阵痛。
这就是苹果和三星在经历的事情。
过去十年,苹果和三星的日子过得太滋润,反而阻碍了他们带来颠覆性创新
去年,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《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,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
时代变幻间,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创新的新起之秀。
如果回到十年前,2015年小米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。
它揭露了一个最残酷的事实:
当核心技术依赖他人时,无论市场份额有多大,都难以摆脱被“卡脖子”的困境。
用“市场换技术”,远不如拿“技术拓市场”。
十年河东,十年河西。
十年间,中国的科技企业已经完成了“市场换技术”到“技术拓市场”的历史性跨越
或许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危机,在这次和雷军的面对面交流中,李在镕才表现得这么谦和。
也正是因为有了创新焦虑,库克才会在这两年频频来到中国,在杭州探访科技企业,到高校设立教育基金。
这些在舒适圈里安逸久了的巨头,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
 
 
Loading...